今天是: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邮箱  信息检索:
  • 全国政协委员杨洋:尽快出台陆路口岸进口普通货物检测指南

    来源:云南政协报 2022-03-10 18:14:00

      最近,住滇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云南省委会主委、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杨洋一直奔走在边境抗疫一线,指挥疫情防控工作。虽未能参会,但她通过实地调研,提交了有关疫情防控方面的提案。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参照冷链、集装箱进口货物模式,尽快出台陆路口岸进口普通货物检测和预防性消毒指南。
      云南边境陆路口岸通道较多,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重要门户。云南省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三国毗邻,有边境陆路口岸20个、可进出货物的通道40条,既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区位优势明显。
      “疫情发生之前,云南省口岸进出口额、货运量、出入境人员、出入境交通工具四项指标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杨洋说,2019年全省进出口额283亿美元,货运量5110万吨,出入境交通工具(艘、架、列)1039万辆次。
      疫情发生之后,云南省虽然采取陆路口岸“客停货通”“防疫优先、保货畅通”等措施,但陆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出入境交通工具还是急剧下降,分别由2019年的5110万吨和1039万辆次(艘、架、列)下降至2021年的2913.48万吨和152.35万辆,下降40%和85%,骤减的2200余万吨货品主要是境外替代种植产品。
      “替代种植系我国重大战略,旨在帮助周边国家和地区利用农经作物如粮食、果蔬等替代罂粟种植。疫情下,大多数产品难以入境,云南陆路口岸进口货物面临很大难题。”杨洋说,云南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全力维护国家外交大局,加大口岸通关力度、全力以赴保货畅通,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陆路口岸疫情防控与保货畅通问题日益凸显。
      “当前,周边疫情形势严峻,越南、缅甸疫情持续反弹,屡创新高。老挝疫情虽然较为平稳,但检测率低、防疫能力弱,疫情输入风险不容忽视,进口货物、车辆检出阳性率高。进口水果和产品导致疫情输入风险高的原因除了阳性检出率高,还与接触人员较多、消毒不规范和防护不到位高度关联。”她表示,今年以来,云南省发生的8起本土疫情全部在口岸城市,且与入境货物阳性检出率呈现正相关关系。
      “陆路进口货物中非冷链、非集装箱产品占比高。”在杨洋看来,云南毗邻国家多为农产品出口国,大量粮食、果蔬等产品通过陆路口岸、通道入境,货物量占云南入境货物的60%。粮食、果蔬等农产品为季节性产品,保存时间较短,需短时间内大批量入境,且附加值低,难以用集装箱、甩挂等方式操作。
      经过调研,她发现,非冷链、非集装箱货物无检测和预防性消毒指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印发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检测和预防性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不适用于云南陆路口岸进口的大量粮食、果蔬等,风险监测评估缺乏依据,职责分工不够清晰,监管存在盲区明显,消杀和处置流程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
      杨洋认为,目前,各地对于检出的阳性货品处置较为粗放,要么填埋,造成巨大浪费。要么静置降解,长时间静置后阳性检出率依然较高,在德宏州疫情处置中,先后在瑞丽市、陇川县的市场加工、销售点中检出进口大米阳性,大量进口阳性货物按目前自然降解达到无害化缺乏可靠依据。
      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针对当前口岸通关和“外防输入”严峻压力,杨洋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参照冷链、集装箱进口货物模式,进一步细化措施、规范流程、明确责任,确保评估有标准、操作有指南、处置有依据,尽快出台陆路口岸进口普通货物检测和预防性消毒指南已势在必行、十分紧迫。
      (供稿:致公党云南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