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邮箱  信息检索:
  • 曲靖:师宗县白兆村构建“五型”文明村

    来源:师宗县委统战部 2018-12-13 22:27:00

      师宗县白兆村隶属于雄壁镇,距镇政府21.5公里,全村有250户1093人,其中回族223户980人,国土面积2.7平方公里,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煤矿务工和传统种植业为主。先后被评为国家、省市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安全型文明村
      白兆村地处三县交界,流动人口多,社会治安较复杂。为建立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白兆村民小组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组建护村队,维护村庄治安,并在群众中开展“我为别人守一夜、别人为我守一月”的群防群治活动,实现了全村良好社会秩序,让村民安有所保;二是成立“妇女禁赌协会”,发挥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半边天”作用,协助派出所开展妇女禁赌活动,让好赌的村民改掉恶习,走上正道;三是成立老年协会,帮助村民调解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协助村委会做好群众工作;四是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增强了村民的法制意识。要求广大回族同胞认真学习《农村法律法规汇编》及《宗教事务条例》,观看师宗电视台播放的《法影现说》等法治宣传栏目,防止邪教组织的渗透,做到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白兆村实现了无私挖滥采、无吸毒贩毒、无偷盗赌博、无刑事案,人民安居乐业,多次被市、县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富裕型文明村
      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煤矿转型升级步伐缓慢,村民劳务增收“短板”尤为凸显。白兆村民抢抓脱贫攻坚政策机遇,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以“打生态牌、念科技经、走特色路”为目标,在巩固好该村玉米、马铃薯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区位、气候、资源等优势,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一是白兆村投入100余万元种植车厘子318亩,猕猴桃120亩,泡核桃300余亩,雪桃20亩、杏子86亩。待进入盛果期预计年实现产值3600余万元;二是壮大畜牧产业,该村探索“以补带户、自主养殖、滚动发展”的养殖模式,投入223.68万元让群众散养肉牛180头,建成6个标准化肉鸡养殖场,肉鸡养殖存栏达13000余只,预计实现产值60余万元,形成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构建近期增收有保障,远期发展有潜力的产业新格局;三是立足村情民情,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主体”原则,采取统规自建方式,实施分散搬迁20余户、政府兜低6户,解决130人住房难题;四是争取资金100余万元建成一条4000余米的灌溉渠,为群众种植蔬菜、冬早洋芋等提供了水利保障;五是整合项目资金670.6万元,实施白兆民族特色村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活甜美、村庄秀美、社会和美、产业丰美的新农村。
      生态型文明村
      过去的白兆村,由于煤炭的私挖滥采,导致水土流失,森林被毁,良田污染,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群众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村总支以长远的眼光,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机遇,积极争取造林项目,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引导农户承包荒山发展经济林木、煤矿企业在矿井周围、废弃的煤窑、抛弃的煤矸石上植树造林,恢复植被,治理污染;动员农户开展庭院植树活动,绿化美化家园。目前,全村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30%提高到现在的58%,拥有林地9384.9亩,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团结型文明村
      白兆村属回汉杂居村,由于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的差异,影响了民族之间的团结,阻碍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促进回汉团结,白兆村着力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投资200余万元建盖了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的清真寺,丰富了回族群众的精神生活。积极发挥“阿訇”在调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团结中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两校进村”,加强回汉村组干部理论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村组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注重村组干部中回汉干部的比例搭配,加强村级班子的团结,发挥基层组织在维护民族团结中战斗堡垒作用。多年来,回汉之间和睦相处,未发生过打架斗殴、寻衅闹事等影响民族团结的现象。
      和谐型文明村
      白兆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特别注重农村民族文化的发展,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修建了功能配套的老年活动室,为老年人创建了良好的娱乐环境,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自2014年以来,白兆村累计组织开展“道德讲堂”活动14期,参加人员达1000余人次,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形式,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展风采”的浓厚氛围,以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人,以团结进步、积极向上的教义思想引导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感化人,以伊斯兰教所具有的仁爱包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