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邮箱  信息检索:
  • 保山:“五项措施”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得见摸得着可推广

    来源:保山市委统战部 2024-04-25 12:54:00

      近年来,保山市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三个意义”,“五项措施”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坚持高位推动,共汇联动合力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市各项工作的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纳入各级各部门重要议事日程,列入政治监督、综合考核重要内容。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全过程,市委常委班子带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示范带动各级党委(党组)全覆盖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全市各级各部门专题学习培训覆盖率为100%,引导各族党员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县(市、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调研和座谈,市纪委监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分别开展专题检查、调研、督查和专项监督,党委领导民族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持续健全完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与保山“六大建设”实现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强化宣传教育,共筑思想根基
      建立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组建各类宣讲团500多个,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干部教育“七项行动”、国民教育“八项行动”、社会宣传教育“六项行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七项行动”,分层分类对不同人群“精准滴灌”。全市建立原文学、视频学、集中学、研讨学、党课学、现场学、跟进学“七学”模式和“1+5+N”宣讲模式,用好“牢记领袖嘱托,永远感恩奋进”“杨善洲精神”“红色教育”“爱国戍边”4条现场教学线路,用“乡音”传递“党音”,用“大白话”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新故事”,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传到村村寨寨、融入基层细胞。完善519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据库,创作了《春暖司莫拉》《傈僳山寨太阳花》《石榴结籽粒粒红》等一批优秀作品,《总书记来到司莫拉》入选全国“我最喜爱的‘村晚’”节目。持续广泛开展“万名党员守边关”“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心向北京,拥护核心”等教育实践活动160余场次,覆盖1.9万人次,形成了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突出齐心建设,共护边疆安宁
      坚持把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持续打造抓党建促民族团结工作品牌,11个沿边村、132个村民小组全覆盖建立136个党支部,常态化选派“强边固防”突击队员,向每个边境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增派干部1名以上,把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的坚强堡垒、维护稳定的坚固基石、抵御渗透的钢铁长城。沿边村全覆盖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认知率达100%。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少数民族人士机制,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民族宗教工作重点乡镇等机制,村(社区)民族工作专兼职干部配备实现全覆盖。保山市成功创建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隆阳区杨柳乡被评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腾冲市滇滩镇被授予“全国平安边境模范乡镇”称号,“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等3个案例上榜云南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率和执法满意率连续3年保持全省第1位。
      
      聚焦主题主线,共守民族团结
      深入推进“石榴红工程”“枝繁干壮工程”“三项计划”,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强边固防”“民族团结进步+红色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人物”等工作品牌,保山市及腾冲市、龙陵县获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其余县(区)全部创建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4个边境乡(镇)、11个边境村(社区)全部创建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市228个单位被命名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等4个基地被命名为云南省首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保山学院被命名为首批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对40个模范集体和60名模范个人进行表彰,进一步弘扬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与广西防城港市建立民族工作跨区域协作机制,与大理、临沧等6个州(市)建立澜沧江流域(云南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带创建联盟,腾冲市与江苏省如皋市构建民族工作共建共享机制,腾冲市、龙陵县与全省其他23个边境县(市)建立边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不断拓展边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边境各族干部群众“五个认同”不断增强,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各族群众的行动自觉。
      
      坚持改善民生,共享幸福生活
      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三个意义”,使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过程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统筹推进系列三年行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17万元和1.71万元。深入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高黎贡山跨州(市)移民等重点民生工程,布朗族群众实现“一跃跨千年”的历史性巨变,傈僳族、佤族等“直过民族”聚居地区“两次跨越”绘就乡村振兴美好图景,11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建成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司莫拉佤族村创新“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全力打造“幸福·旅游+”产业,合作社运营业务49项,实现收入210万元。持续巩固提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成果,11个沿边村发展特色种植业10余万亩,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900余万元;每个村均有1项以上“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从业人员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万元。打造了34个产业强、环境好、民富村美人和谐的示范点和15个民族村寨旅游提升示范点,全面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