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邮箱  信息检索:
  • 挖穷根|“党建+扶贫”引领一个少数民族贫困村美丽蝶变

    来源:剑川县委统战部 2018-10-15 10:49:00

      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云南省委、省政府把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形成以党建引领和促进脱贫攻坚的良好局面。     
      作为一个平均海拔高达2430米的少数民族贫困村(世居民族全部为白族,2730人的总人口中,其它民族仅有因婚迁入的9人),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马登镇玉龙村党总支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首要任务,打牢基础、共联共建、示范引领、为民服务,成功创建党建扶贫“双推进”示范点,受到大理州长杨健等领导的高度评价。

      一、打牢基础,建强脱贫攻坚“指挥部”
      2014年,玉龙村有贫困人口246户967人,贫困发生率38.3%,村集体经为0,村委会办公场所甚至蜗居在一个破败不堪的土木房里。 
      穷则思变,组织保障是关键。组织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为此,剑川县始终把加强村级党组织书记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2016年换届,选好“当家人”,建强班子、建优队伍。换届后的村党总支进一步抓班子带队伍、拓思路激动力、调产业促发展、增技能强信心、树形象聚民心,切实建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党员成为脱贫攻坚的先锋模范。
      按照总书记“精准扶贫首先要打牢基础,做细做实建档立卡,实现动态管理”的重要指示,2017年6月,玉龙村组织开展了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实现了应纳尽纳“零漏评”、应退尽退“零错评”、应扶尽扶“零错退”、档案规范“全记录”、数据精准“可追溯”。至8月,共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系统188户764人,做到贫困对象家底、致贫原因、帮扶措施、投入产出、帮扶责任、脱贫时序“六清”,锁定各级各部门脱贫攻坚任务,倒逼对标对表对账、因户因人精准施策。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资金投入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保障。近年来,玉龙村累计投入县级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98万元,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900多万元,发放红色信贷、扶贫贷款534.7万元。上海市、香港乐施会、云南省扶贫办、省老促会、大理移动公司、华夏银行共投入帮扶资金 324万元。设立扶贫互助社合作资金,为贫困户提供借款,解决了广大贫困户发展投资小、见效快、易调控产业项目的资金需求。
      众人拾柴火焰高,绘就蓝图正当时。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玉龙村水、电、路、教育、卫生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82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3万元,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9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8%,于2017年脱贫出列。如今的玉龙,喝的是自来水,走的是平坦路,住的是整洁房,栽上花草木……昔日的少数民族贫困正在蝶变成一个天蓝地绿、水清山秀、繁星闪烁的美丽白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正在玉龙徐徐铺展。
      二、共联共建,打造脱贫攻坚“桥头堡”
      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是云南省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中心工作的生动实践。自2015年挂钩帮扶玉龙村以来,云南省扶贫办已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员15名,108名干部职工挂帮贫困户。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设办公室负责驻村帮扶的日常工作。办党组会议多次专题研究帮扶事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黄云波等领导多次深入一线,与贫困群众共谋发展思路。先后集中13批240余人次到帮扶村开展“转走访”工作,用真心真情真诚架起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连心桥”。
      一是全面精准扶贫对象,绘制精准施策“施工图”。扶贫工作队,犹如玉龙村的体温计,不仅扣紧了脱贫攻坚的“第一粒扣子”精准识别,更监测着各自然村、贫困户的动态情况。3年来,扶贫工作队始终扑下身子、撸起袖子,同村里的党员群众一起,跑成“泥腿子”,找到“金点子”。编制实施精准脱贫行动方案,绘制脱贫攻坚“施工图”,精准做到产业就业可脱贫、因病致贫可治愈、因学致贫可帮扶、因残致贫可康复、居住危房可改造、动力不足可激发等。
      二是聚焦产业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玉龙村扶贫工作队始终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不仅帮助发展一些短平快的种养项目,更注重发展长远项目。积极帮助发放牛、养、猪,发动群众种植七彩土豆、苹果等,引进新型经营主体种植鲜食玉米、辣椒等,协调昆明万家欢果业、晨农蔬菜等企业到玉龙考察、投资,并自觉成为贫困户农产品的“推销员”,于2017年中秋、国庆佳节前夕,协商省扶贫办出资10多万元采购贫困群众绿色农产品。
      三是坚持教育为本,建立长效帮扶机制。为从根本上斩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扶贫工作队针对玉龙村因学致贫突出情况,积极联系云南省扶贫办,倾心尽力帮助贫困家庭培养孩子。2017年,为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发放补助8.7万元,并将持续到2020年。积极协调中建三局华东公司职工自愿与贫困学生进行一对一助学,已有6名学生接受每年2480元的资助。协调大理移动公司捐资5万元,用于改善村幼儿园办学条件。
      四是保障基本条件,实现美好生活追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拥有健康的身体、安全稳固的住房、稳定的收入来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却是贫困群众更加迫切的现实需求。目前,玉龙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参保率、有病能及时就医比例、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均为100%,村卫生室达标。农村危房已完成加固改造87户、拆除重建52户。69户196人享受农村低保扶持,其中贫困户48户139人。坚决打赢打好蓝天保卫战,2017年发放森林生态补偿和草原生态补贴资金18.8万元,并通过护林员岗位实现贫困人口12人稳定脱贫,确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在玉龙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五是注重强基固本,打造基层党建示范。按照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要求,云南省扶贫办机关15个党支部与玉龙村党总支签订《结对共建协议》,捐赠党建读物400余册。扶贫工作队深入开展“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协调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帮助建立20多个工作制度,深入整改党建薄弱环节,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协调建设基层党建示范长廊、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文化广场,切实满足广大村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六是宣讲扶贫政策,营造良好氛围。驻村工作队,是扶贫政策的落点,也是精准扶贫的支点。玉龙村扶贫工作队坚决维护党委、政府的荣誉,讲纪律、树形象,讲团结、摆正位,正确处理与村“三委”关系,形成“脱贫攻坚共同体”。为县、镇党员干部宣讲脱贫攻坚的形势、政策与任务,在公共活动场所宣传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标准、帮扶政策等,并召开村民会议30余次、入户1000多次解读扶贫政策。

      三、示范引领,当好脱贫致富“领头雁”
      玉龙村党总支始终认定: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党员干部的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是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好教材。
      一是发挥村干部的带头作用。头雁展翅,群雁才能高飞。村干部率先垂范,“辣椒书记”(村党总支)李佳才、“苹果主任”(村委会)高云庭、“马铃薯主任”(村务监督委员会)李瑞全等率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党员干部带头,产业发展不愁。2017年,玉龙村以“小土豆”转动“大扶贫”,种植七彩土豆460多亩、苹果4000余棵,贫困户户均增收达到500、300元以上。巩固提升传统产业,李四明、李四九、李福生等脱贫户的牛、羊养殖已初具规模。
      二是发挥党员群众的模范作用。党员带好头,发展有劲头。党员李福忠引进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52户种植辣椒200多亩,其中贫困户36户。脱贫户李进军,标准化养殖金丝杜洛克母猪10余头、鸡100多羽、种植苹果300余棵等,并购买东方红旋耕机。受影响,“城归族”返乡创业。村民李华军学习于昆明学院,其妻李晓晴毕业于保山学院,外出务工8年,返乡坚守9年开发荒山50余亩,养蜂60余箱、鱼4塘、种植重楼200多盆、杨树1000余棵。受带动,党员李应松、脱贫户李寿春、李头生等,不仅发展了上述种养业,还种植核桃、养殖山羊等,并开办了农家乐。
      三是强化实用技术培训。坚持把产业就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动员627人次参加远程教育培训,提供 296个就业岗位,开展技能培训280人次,特邀大理农科院王云祥教授、祥云县老促会赵祖龙会长等现场指导,112户贫困户实现转移就业脱贫。贫困户李三龙,利用掌握的技能开办汽车修理厂,吸收2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在家门口实现稳固脱贫。村民李跃军结合学到的知识养殖牛50余头,并以3千元/月的工资吸收贫困户李光昌就业。见到扶贫工作队员和村干部,脱贫后的李光昌微笑的说到,“我儿子李吉彬还在丽江开了个豪驰汽修厂”,其脱贫致富后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自溢于满意的笑脸。
      四是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针对扶贫对象中存在的精神贫困,玉龙村充分利用村级活动场所,图文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着力激发自强不息、诚实守信、脱贫光荣的思想观念和感恩意识,促进贫困群众精神物质“双脱贫”。对个别贫困群众生活、养老等寄希望政府买单的思想,扶贫工作队员和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讲道理。在一脱贫户李某的农村低保对象动态调整入户核查中,其妻指出母亲因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右手骨折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李佳才没有解读政策,只是动情的说到,“我们也知道你母亲的情况,但她有3个儿女,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母亲是你们的母亲,不是玉龙村的母亲,更不是党委、政府的母亲”。很多时候,政策宣讲并不能打消群众争当贫困户的念头,但一句句朴实的话语,却能教育和引导群众成为脱贫致富的“行动派”。
      四、为民服务,做好联系群众“贴心人”
      党的十九大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不仅是其基础平台,更是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主要阵地。
      基础设施扶贫是保障基本民生、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性工作。2015年以来,玉龙村已实施道路硬化1万多平方米,并建有机耕路。机耕耕作让农民轻松种田,以种植水稻为例,以前4个男壮年1天才能种植1亩,现在即使1个妇女1天也可以种植4亩,亩产也提高到420公斤以上。自然村活动室全面竣工,安装路灯476盏,每月组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美化、绿化、亮化家园。当前,正在加快推进玉龙完小至观邑小学连接线、观音甸至塔登寨上公路连接线和玉龙垃圾场、养牛场建设。
      目前,玉龙村标准化活动场所已充分发挥了议事、便民、培训、文化等中心的作用,并对没文化、行动不便的群众,由扶贫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上门代办,打通了党同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玉龙村建立了“玉龙一家亲信息交流服务群众群”,将外出务工的22名党员纳入日常教育管理。成立6个工作小组,分别对产业就业、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开展一条龙式服务。
      未来,玉龙村还将采取稳定脱贫措施,建立长效扶贫机制,把扶贫工作锲而不舍抓下去。
      (来源:云南省扶贫办驻村扶贫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