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邮箱  信息检索:
  • 红河泸西:午街铺镇小河边“党建+民族文化”建和谐促脱贫

    来源:泸西县委统战部 2018-12-14 11:14:00

      小河边村隶属泸西县午街铺镇水塘村委会,是一个典型的彝族撒尼贫困山村,有农户49户21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21人;党支部1个,有9名党员,派驻扶贫攻坚工作队2名。201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37.9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32元。镇村党组织结合村情实际,确立了“党建+民族文化”促团结建和谐的脱贫工作思路,把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与民族团结、民族文化发展、脱贫攻坚整合起来,引领村民群众实现脱贫发展。

      一是规范基层组织建设,配强班子促脱贫。选优配强村支部班子,有支部书记1名、支部委员2名,并派驻了扶贫攻坚工作队2名。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做到分工明确协调配合,定期开展“三会一课”学习活动,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 一事一议”、“ 三务公开”、领导包村干部包户等制度。规范建立村务、党务、脱贫攻坚动态管理工作台账。投入86万元建成了占地1156平方米的活动场所,集党员活动室、办公场所、厕所、厨房、文化活动、停车场等为一体,并按“十二有”标准齐配全了软硬件设施。

      二是引领民族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促脱贫。撒尼族主要传统节日有火把节、密枝节、祭龙节、接雨节,婚丧礼仪独特;其传统文化大小三弦、霸王鞭、虎舞、钢叉舞、祝酒歌、山歌、斗牛等,具有原始图腾、神话、宗教等原生态的特征,饮食文化中羊汤锅、牛汤锅、杀猪饭、老腊肉、土鸡蛋、红豆汤、老金瓜等,都具有娱乐、养生、旅游等开发价值。2017年,该村举办了一场以“羊香舞美篝火旺”为主题的“火把节狂欢”活动,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400余人、首届“中国梦·红河情”北部七县文学创作笔会成员110余人及当地彝家村民300余人,共800余人团结大联欢,同庆火把节盛典,彝族原生态羊汤锅、烧洋芋、圪垯饭,气势恢宏的大三弦歌舞、热情欢快的民族歌舞以及热情好客的敬酒欢歌,引得在场宾客流连忘返,为该村带来了2万余元的收益。活动促进了民族团结、融合、繁荣、发展、进步,也使民族文化成为该村的一项特色经济产业,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民族文化特色村寨正在形成。

      三是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优化服务促脱贫。实施党建促脱贫,从增强荣誉感、归宿感、奉献感入手,为每一位党员配发了胸式党徽,并为9个党员家庭配挂了“共产党员户”铭牌。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党员与贫困户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签订“一对一”脱贫服务协议,明确帮扶内容、服务时限、增收计划等,通过传授技术、帮解难题、带动创业等方式带领贫困户脱贫。村党员干部在活动场所建设和CD及危房改造改建中带头执行政策、带头为脱贫作奉献,建设活动场所用地6余亩,全部由村民无偿提供;在人居环境建设及危房改造工作中,带头拆除烤房34座,拆除危房3座,为全村乃至全镇起到了很好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四是强化组织阵地建设,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坚持以村级活动场所为村民议事的主要阵地,及时传达县乡精神,研究安排工作,对惠民政策落实等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决策,保证了党员群众的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将村级活动场所打造成村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议事中心,有效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活动室管理使用和村务活动中,推行党员干部轮流AB坐班制,做到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有效提升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服务功能,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打造成为便民服务中心,进一步发挥了村民活动、为民服务的重要作用。以“支部+协会+远教”培训模式,每年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等培训3-4期100多人次,增强村民脱贫致富能力。坚持开展“党费收缴日”“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做到内容形式多样,培训效果明显,充分地发挥党组织的方针政策和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