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邮箱  信息检索:
  • 普洱:践行小康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坚决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

    来源:澜沧统一战线 2020-05-21 10:18:00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重,特别是一些“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更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总书记在不同的时机还反复强调:“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县份,是由原始社会末期、封建领主制向地主制转化时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直过区”,境内世代居住着拉祜、佤、布朗等3个“直过民族”,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社会发育程度等原因,相对其他贫困地区,贫困面更大、贫困程度更深、基础设施更落后,劳动者素质较低,贫困人口数量居云南省第四位、普洱市第一位,成为云南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和攻坚拔寨的“拦路虎”之一。

        为坚决兑现“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的庄严承诺,澜沧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普洱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盯“两不愁三保障”,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和智力向脱贫攻坚聚集,做到扶贫工作优先研究、扶贫项目优先安排、扶贫资金优先保障、扶贫措施优先落实,切实突出群众主体,聚焦精准发力,全面抓好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坚定不移下足脱贫“绣花功夫”,全力攻坚克难,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澜沧特色的“民族直过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

     

        一、澜沧县“直过民族”贫困问题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澜沧县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位于横断山系纵谷区南段,怒山山地余脉临沧大雪山南支。县境东界受澜沧江及其支流切割形成山高谷深的地貌形态,境内大小山峰绵延起伏,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50多座,山区、半山区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8.8%。特殊的地理区位、绵延的群山、长期落后的交通通信设施,阻碍了人们对大山之外世界的认识。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的澜沧,由于经济建设起步晚,发展基础薄弱,社会发育程度低,存在着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程度深的严峻现实问题,是国家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辖20个乡(镇)、165个村委会(社区),总人口50.09万人。2018年底全县共有贫困村156个(已脱贫出列43个)、累计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93万户21.15万人(已脱贫3.36万户12.65万人),是云南全省、普洱全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建设起步晚,社会发育程度低,广大干部群众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和能力很弱,导致资源禀赋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仍然延续着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落后生产方式,贫困人口中因缺技术致贫的高达57.6%,出现了“守着青山绿水,却靠天吃饭过着穷日子”的尴尬局面。

        澜沧于1949年2月解放,1953年4月获国家批准成立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澜沧是由原始社会末期、封建领主制向地主制转化时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直过区”,境内居住着拉祜、佤、哈尼、彝、傣、布朗、回、景颇8种世居少数民族,其中拉祜族、佤族、布朗族三种“直过民族”,分布132个行政村,总人口28.85万人(其中,拉祜族21.8万人、佤族6.16万人、布朗族0.89万人),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73%。从贫困现状看,澜沧贫困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条件性贫困突出。“直过民族”聚居区大多为山区、半山区,生产生活环境恶劣,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自然赋予澜沧秀美的山水,也使澜沧因山水阻隔而交通闭塞,自治县成立初期,境内没有公路,通往外界及区、乡的道路只有驿道20多条,运输全靠骡马驮运和人力挑背,境内交通依然一片空白。从边远的山寨到县城往返通常要几天的时间,“一出家门就爬坡、山高坡陡石头多”是当时交通难的真实写照。广大农村靠水桶挑水、自制竹筒抬水或简槽引水的简易方式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21世纪初,澜沧县县乡公路路面等级依然较低,晴通雨阻现象十分突出,乡村公路基本为等外公路,且大部分村组未通公路;农田水利化程度低,电力覆盖低,约50%村寨未通电,大部分群众依然住在矮破旧的茅草房、挂墙房、竹笆房,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住房难等问题是脱贫致富的“拦路虎”。二是素质性贫困突出。2004年,澜沧县“民族直过区”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文盲半文盲占38%,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55.7%,初中以上仅占6.3%,会讲汉话的仅占35%,通过“双语”教学的孩子大多要到五、六年级以后才能用汉语正常交流;生病不到医院治疗却找巫师卜卦的占40.2%,封建思想残余严重。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3年(拉祜族5.8年,佤族6年,布朗族6.7年),低于全国人均水平3.2年、低于云南全省人均水平2.2年、低于普洱全市人均水平0.8年,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低、语言交往能力差、依靠科技发展生产的能力非常弱。三是精神性贫困突出。“民族直过区”地处边远山区,远离内地,远离城市,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与先进地区相比,澜沧的边疆民族特性在于内敛、封闭、缺乏视野,经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隔绝造成“直过民族”自卑,害怕与人交往,“民族直过区”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抽样调查500户的数据显示,最远到过县城的仅占3.1%,外出打工的只有3人,在外工作时间累计不到60天。由于受文化素质的制约,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受限,刀耕火种、野放野牧、广种薄收现象十分突出,资源禀赋优势没有转化为发展资本。群众缺乏主动脱贫意识,没有危机感,商品意识淡薄,致富欲望不强,满足于最低层次的吃穿不愁。干部思想观念落后,主动作为意识不强、能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直过民族”听天由命的人生观、得过且过的生活观、重农抑商的生产观、温饱第一的消费观、共产平均的分配观、崇拜鬼神的文化观、重义轻利的伦理观、忠守故土的乡土观,难以短期内通过外在力量改变,代际传承的“穷根”一直延续。澜沧“直过民族”几乎“一夜之间”跨越了其他民族上千年的发展历程,大跨越最终造成了“直过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相对落后,如何打赢“直过民族”攻坚战是澜沧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最大难题。

     

        二、从根子上精准施策,攻克澜沧“直过民族”贫困难题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要把云南建设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明确要求必须抓好“直过民族”的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问题。

        少数民族众多,贫困人口基数大、程度深,扶贫开发任务艰巨,冷静思索的背后是中共澜沧县委、县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清醒认识: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惠及各族群众民生福祉的利民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是新时代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事关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事关全国56个民族全面脱贫全面小康大局,事关澜沧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使命,责任重大,必须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必须坚持一切工作围绕脱贫摘帽、一切工作服从脱贫摘帽、一切成效看脱贫摘帽,按照“民族工作关键是团结,民族地区重点是发展”的工作思路,坚定“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举全县之力,以决战决胜的勇气和决心,咬定目标,攻坚克难,用心用情用力推进各项工作,在脱贫攻坚主战场践行初心使命,确保如期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立下铮铮誓言后,澜沧县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按照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六个精准的要求,抓住国家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进行重点扶持的重大政策机遇,紧盯“两不愁三保障”,重点聚焦素质性贫困、精神性贫困、条件性贫困等突出问题,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和智力向脱贫攻坚聚集,采取“七个抓实”,攻克“七大难题”,实现“七个转变”,全面打造脱贫攻坚的澜沧样本并初步走出一条具有澜沧特色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

        (一)抓实组织保障,攻克责任落不实难题。决战脱贫攻坚,就是检验各级干部素质能力硬不硬、作风硬不硬,就是检验各级组织主体责任强不强。为确保脱贫攻坚任务落到实处,澜沧县从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着力强化组织指挥、汇集攻坚合力、严实攻坚作风,形成了“一盘棋”工作格局,把内力与外力凝聚成合力,为攻坚决胜提供坚强保障。建立“4842”机制,建强上下联动的“四级”组织机构,落实合力攻坚的“八类”主体责任,建立建强监督检查“四支”队伍,严格奖惩并重的“双向”考评问责。推动形成责任清晰、时限明确、奖惩严明的攻坚氛围,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运转有序、联动有效、落实到位。共选派20名县处级领导担任乡(镇)脱贫攻坚指挥部第一指挥长,在村民小组组建2509个脱贫发展委员会,选派695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增派驻组包户工作组人员3445人。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和《澜沧县脱贫攻坚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把脱贫攻坚第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和考察识别干部的主战场,2014年以来,从脱贫攻坚一线提拔任用干部196名;同时,县纪委会同督查、扶贫、财政、发改、民政等部门长期开展联合督查,对工作不严不实的,该约谈约谈、该通报通报,把纪律和作风进一步严起来。坚持以“县级项目库”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八类”主体作用,狠抓“再精准”,工作措施和项目安排实现由基本精准到比较精准转变。按照“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原则,以村级脱贫攻坚作战部为主体,采取“十看”工作法(看人、看衣和粮、看房、看有无读书郎、看有无病人卧、看劳动力强不强、看产业支撑强不强、看家底和家私、看人居环境和精神面貌、看社会保障与结对帮扶),全面摸清和纠正非建档立卡户漏评及建档立卡户错评、错退等问题,并细化到各部门,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人担。

        (二)抓实贵在扶志,攻克内生动力不足难题。深度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直过民族区”精准脱贫,关键是增强内生动力,让精准扶贫的参与者和精准脱贫受益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发挥,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让内生动力产生“造血”功能,真正实现精准脱贫。为有效破解贫困群众脱贫主体意识淡薄、“等靠要”思想突出等难题,澜沧县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引导贫困群众对自身现状有正确认识,激发贫困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摆脱贫困的志气和信心,去除“等靠要”思想,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同时倡导和教育在实现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同时,有效带动身边的人脱贫。以“爱心超市”为依托,积极探索民族直过区以人居环境提升积分管理、乡风文明积分管理、自助式帮扶积分管理、产业扶贫积分管理为主的积分式扶贫激励长效机制,建立“以奖代补、多劳多得”的脱贫正向奖励机制,用积分兑换物品,让积分参与产业扶贫股金分成,在群众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引导农户养成好习惯、树立好风气、争当好村民、过上好日子。目前,全县已建成、在建、计划新建“爱心超市”107家,已经成为民族直过区汇聚社会帮扶力量的中转站、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加油站。结合“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火塘夜校”和“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培训农民1.64万户、6.5万人,大力倡导新生活、培育新农民实现文明脱贫。

        (三)抓实基础设施建设,攻克条件性贫困难题。扶贫扶在急难处,脱贫路上房先行,无安居何以乐业!澜沧县把解决农村贫困群众最基本的住房保障问题作为民生工程,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完成安居房建设7.75万户(含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住人无危房、危房不住人”。同时,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的“组合拳”: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15年至2018年,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实施了饮水安全工程938件,解决了25.2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均有保障。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14年至2019年共实施通乡油路4条168.7公里,实施建制村通畅工程89条1237.1公里,实施村组道路558条1883.1公里,全部建制村、80%的小组通硬化路;客运网络覆盖全县20乡(镇)、157个建制村,乡(镇)和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车率均达到100%。大力实施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工程,全县行政村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为99%。大力实施网络宽带通达工程,全县157个行政村及行政村所在地学校和卫生室宽带网络覆盖率达100%。光纤网络宽带覆盖全县157个行政村,自然村4G信号覆盖率达93%以上。大力实施电力保障工程。全县157个行政村已全部通动力电,全县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5%,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54%,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千伏安,实现国家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目标。

        (四)抓实科技扶贫,攻克素质性贫困难题。扶贫要“扶智”,扶智重在教育和科技扶贫。澜沧县重视抓实教育扶贫工作,通过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靠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龄人口就学、资助,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等为重点,2015年以来在教育领域共投入6.11亿元,依法控辍保学、义教均衡达标,确保农村孩子接受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实现教育保障,为脱贫攻坚打下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民族直过区”干部群众综合素质偏低的实际,为有效破解“守着青山绿水过穷日子”的尴尬局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致力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贫困群众的基本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增强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脱贫致富的能力,在澜沧县开办院士专家指导班便是举措之一。依托中国工程院智力优势,按照“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科技扶贫思路,创办全日制院士指导班和院士短期农业技术培训班,采取边学习、边生产的方法,用学员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反复讲解和演示,面对面、手把手地在田间地头、禽畜圈旁开展科学知识普及、科技创新教育和实用科学技术培训,着力提升各级干部、本土人才、农民群众科学素质。2017年9月至今,共举办3期、24班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840名,学员学成返乡后,成为当地科技脱贫的骨干,像一颗颗脱贫致富的“种子”撒遍澜沧大地,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

        (五)抓实特色产业发展,攻克群众持续增收难题。没有产业,就不可能切断穷根。光给钱给物,不少贫困户往往是有想法没办法,增收路上的道道难题让贫困户一筹莫展。而面对艰辛扶贫路,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需要的不只是扶贫项目,更重要的是扶贫“术”要接地气、得民心。为此,澜沧县在脱贫攻坚中始终坚持把“变输血为造血”作为重中之重,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为贫困乡村和农户选准富民的产业载体和路子,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确保贫困户如期脱贫、稳定脱贫并长期收益。围绕产业及利益联结机制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目标,大力实施“4+5”扶贫产业发展战略,即巩固提升茶叶、蔗糖、畜牧、冬季农业“四大传统产业”让农民实现脱贫,培育做优林业经济、热带水果、香料、乡村休闲、转移就业“五大新兴产业”让脱贫成果得到巩固。茶产业方面,2019年,全县可实现总产值29.9亿元,可覆盖农户6.3万户21万人(建档立卡户2.6万户9.3万人),实现年人均收入7429元(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2672元)。畜牧业方面,2019年预计实现总产值13.59亿元,覆盖农户10.7万户35万人(建档立卡户5.6万户20.5万人),人均收入预计达3883元(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2219元)。蔗糖产业方面,2019年全县原料甘蔗预计实现农业产值5.33亿元,覆盖2.9万户11万人(建档立卡户1.7万户5.96万人),人均收入预计达4845元(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1518元)。冬早蔬菜产业方面,2019年预计实现总产值3.5亿元,覆盖3.6万户14万人(建档立卡户0.67万户2.7万人),人均收入预计达2508元(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502元)。紧抓中国工程院科技和智力优势,结合林下资源禀赋,按照“扶贫先扶智,致富靠产业”的思路,明确林下有机三七为统领的科技扶贫等16个重点扶贫项目。着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大力开发利用独具特色的“拉祜文化”,并以此为核心拓展延伸至生态文化,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文化扶贫既“富脑袋”又“富口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澜沧县,一个又一个产业脱贫的新亮点蓬勃涌现,一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色产业,正让贫困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六)抓实社会帮扶,攻克直过民族深度贫困难题。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与华能集团商议签订的帮扶事项,紧紧抓住华能集团帮扶重大机遇,聚焦拉祜族、佤族脱贫攻坚,坚持“扶重点、补短板,促攻坚”的原则,投入集团帮扶资金13.5亿元,聚焦安居工程、培育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提升、提升素质能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六大工程集中发力。2016年至2019年,华能帮扶项目已覆盖全县132个“直过民族”聚居区行政村、1613个自然村、12.55万拉祜族佤族贫困人口。通过项目的实施,全县“直过民族”聚居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得到改善,年内可实现“直过民族”布朗族整族脱贫、拉祜族和佤族基本脱贫。紧紧抓住上海市黄浦区对口帮扶机遇,强化沟通对接,2018年,上海市累计投入3494.56万元,有效带动4982名贫困人口脱贫(巩固提升贫困人口脱贫3642人),加快了澜沧脱贫攻坚进程。

        (七)抓实问题整改,攻克脱贫质量短板难题。近年来,澜沧县先后迎接了中央巡视、省委巡视、省对澜沧县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市委巡察、市级脱贫攻坚工作督导等各类巡视巡察、检查考核,澜沧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针对反馈问题深刻反思警醒,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整改台账,实行挂账销号管理。中央第十二巡视组对云南省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的32个问题,完成整改25个,完成阶段性整改并需长期整改7个;云南省委第八巡视组专项反馈脱贫攻坚方面问题37个,完成整改25个,基本完成整改12个;普洱市委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反馈问题42个,完成整改20个,完成阶段性整改并需长期整改22个。

     

        三、精准滴灌扶贫术,催开“直过民族”精准脱贫幸福花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和普洱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定点扶贫单位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县上下的艰苦奋战,贫困群众产业、利益联结基本实现全覆盖,“吃穿不愁”已基本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基本解决;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通过省级验收,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标;符合参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均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均有保障;交通、电力、广播电视覆盖率、网络宽带覆盖率、医疗设施、活动场所均已达标。2019年底,全县拟脱贫退出22865户78758人,贫困村出列113个,贫困发生率可控制在3%以内,可实现“直过民族”布朗族整族脱贫、拉祜族和佤族基本脱贫,基本达到贫困县摘帽的标准。

        走从“大水漫灌”式扶贫到“精准滴灌”式扶贫的新路子,澜沧县实现了“七个转变”。一是经济社会大发展。全县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56.48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77.95亿元,年均增速11.3%,三年连续全市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5年的20729元、7335元增长到2018年的26892元、9716元,年均分别增长9.1%、增长9.8%。2018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3.8亿元,拉动全县GDP增长3个百分点。二是基础设施大变样。景迈机场建成通航,思澜高速即将通车。出县主干道全部建成二级公路,全部建制村、80%的小组通硬化路,组内串户路、公厕全覆盖。解决25.2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电力、广播电视和网络宽带、医疗设施、活动场全达标。三是产业发展大提速。2014年以来,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3.62亿元,依托“12345”“技能+产业”科技扶贫模式和文化扶贫新路子,大力实施“4+5”扶贫产业发展战略,100%覆盖建档立卡户5.9万户、21.05万人;305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农户实现利益链接全覆盖。四是群众思想大解放。全县各族群众摆脱了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要我发展”的落后思想观念转变成了“我要发展”的坚定信念,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边疆少数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五是干部作风大转变。全县各级干部抓脱贫攻坚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增强,思想认识进一步深化、政治站位进一步提高、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攻坚责任进一步压实、精准意识进一步增强、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地、大扶贫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干部队伍的作风和能力得到了锤炼。六是民族文化发展大进步。全县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传承人4人;省级名录12项,传承人17人;市级名录33项,传承人56人。涌现出酒井乡老达保、竹塘乡蒿枝坝、糯福村老迈等一批有特色、产业强、环境好,民富村美人和谐的民族团结示范点。2018年,全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37亿元,乡村休闲旅游业收入4.1亿元,覆盖群众2.2万户8.27万人(建档立卡户1.1万户4.1万人),人均收入4958元。文化扶贫效应不断放大,文化扶贫成效持续彰显,群众脱贫增收渠道不断拓展。七是党的建设大提升。全县共有1247个基层党组织,比2014年增长59.46%;全县党员17892名,比2014年增长7.07%。先后被评为省级“百强支部”1个、市级“百强支部”10个、“百优党员”11名、“百佳书记”11名。2509个村民小组脱贫发展委员会委员全过程发动群众参与脱贫攻坚,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全面提升,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吉祥的日子我们走到一起,共同把心中歌儿唱起来,蜜样的生活滋润着我,拉祜人纵情歌唱……”《快乐拉祜》的欢快歌声回响在拉祜山乡,阿佤人民唱起了新歌,布朗群众喜笑眉开欢歌舞……今天的澜沧,正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民族地区实际和时代要求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正驶入同步建成全面小康之路,正奋力践行和兑现“不让一个民族兄弟掉队”的承诺,一幅实现全县贫困群众短期脱贫、中期致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蓝图正逐渐变成现实。

        澜沧扶贫实践充分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让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最能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能体现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战略决策和习近平总书记亲力亲为抓扶贫的崇高情怀深得民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完全正确,脱贫攻坚的顶层设计和政策举措科学有效。 (中共澜沧县委书记 杨中兴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