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邮箱  信息检索:
  • 玉溪元江:勤劳致富奔小康 仆拉群众心向党——记罗垤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工作

    来源:玉溪市委统战部 2021-05-06 17:29:00

      “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曾常年靠救济粮度日,群众精神低弥,生活过得浑浑噩噩;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干旱缺水,经济落后、产业单一,发展经济相当困难”,这就是人们一直流传的“罗垤省”故事。罗垤村有429户1535人(建档立卡户189户766人),主要以彝族为主,其中,彝族普拉支系905人,占总人口的59%。
      近年来,罗垤人民面对艰难的生活条件,不怕苦不怕累,团结一心,充分发扬“战天斗地”的精神,如今的罗垤村头靠么佐山生态大自然,身居美丽宜居特色村落,脚踏致富的平坦路,伸手便摘核桃芒果,弯腰采摘油辣椒,金扇子烤烟栽满山,生态猪畅销周边州县,千年彝文得传承,仆拉小调美名扬,罗垤村处处洋溢着新时代新气象新生活的气息!罗垤村的变化其实在洼垤乡只是一个缩影!
      党建引领闯路子
      “吃水不忘挖井人,彝乡不忘共产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等等这样的宣传标语在罗垤随处可见,人们对党的拥护和感激不只是张贴在醒目的村口街头,更是深深的印在了各族群众心底……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依托罗垤妇女特别擅长刺绣的特点,借助罗垤彝族刺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实用性高的优势,大力发展民族事业,培养起了妇女主席、文艺队队长杨英会这样的带头人,带动妇女同胞传承和发展刺绣产业,开展刺绣培训并积极申报刺绣项目。在村党总支的积极争取和引领下,妇女代表们到甘庄、峨山、红河元阳等地参观学习刺绣文化,进一步提升发展彝族刺绣的信心,表达出对刺绣的喜爱和想要通过刺绣创造经济收入的强烈愿望。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洼垤乡刺绣坊建设项目落地罗垤村,闲余时间的刺绣活儿就这样成为了罗垤村妇女的一项致富技能,也成为了广大妇女创业就业的良好机遇和平台。
      激发动力建家园
      如果你是最近几年到访罗垤,肯定会被家家户户门前的红花绿草所吸引,鲜艳的菊花、灿烂的月季、绿油的“小铁头”、斑斓的蜂蝶每到之处都是可以驻足欣赏的地方。在房前屋后的“三种”是罗垤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一大特色亮点,平整道路坑塘,清理柴草垃圾,利用小片闲置土地,种花、种树、种菜使群众既能在家门口尝到新鲜蔬菜,又能美化环境装点家乡。这个舒适、整洁的村庄头靠么佐山的生态大自然,孕育着彝族仆拉的深厚文化,但谁曾想到“人在房上走,畜在路上跑”的情景竟是罗垤的旧貌,猪牛羊肆意横行在道路上,人根本无法正常行走,只有把房顶当做路来走村串户;那时候就连土匪莽夫都不敢随意打劫作恶,怕一跑进去狭窄的巷道就转不了身;低矮潮湿的茅草房里装着人也装着畜,同吃同睡灰头土脸。
      在全县上下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进程中,“省会”罗垤自然不能掉队,人居环境的改善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成为洼垤乡党委政府回答好民生福祉答卷的首要目标。从此之后,彝族特色安居房建设、村内道路建设、人畜分离集中养殖、绿化亮化美化、基层阵地建设等等都成为党员干部和群众挑灯夜战的必答题,整合扶贫专项资金、新农村建设项目、整治村项目、美丽宜居项目等项目也在努力为卷纸加分。面对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不等不靠,从见缝插针求生存,到斗天斗地斗石头。罗垤彝家人用“战天斗地”和不服输的精神向穷山恶水挑战,通过努力,创造条件抢抓收入,实现脱贫致富。“我的家乡我来建”“我的家乡我来爱”进入了家门、深入了心底,变成了自觉,形成了习惯。昔日拥挤的土房区变成了宽敞、干净的小广场,长者们茶余饭后常常坐在凉亭下谈起罗垤的大变样,时不时给进村的生人比划着曾经是如何在不到一米宽的巷子挑水让路,就连城里的小集市偶尔也会来罗垤开张,漂亮时髦的衣服裤子、新鲜可口的瓜果零食、方便实用的农具器械等整整齐齐的摆在同心民族广场上任人挑选。
      传承文化聚人心
      罗垤村委会仆拉群众居多,民族习俗保存较为完整,其中,作为隆重的除了彝族年外就是“锄来”节,“锄来”是由彝语音译过来,即过小年的意思,是彝族支系仆拉的传统节日,在当地也称过仆拉的“六月二十四”。在这一天,罗垤仆拉儿女们身着盛装,姑娘们涂脂抹粉,伙子们也打扮英俊,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庆祝美好的节日,用载歌载舞的方式迎接远方的客人。为了感谢长辈和亲友们对晚辈的关心厚爱,求得未来一切顺利,年轻人们迎接“锄来节”的第一件事就是进家拜访。听着老人们讲讲过去的故事,说一说如今村子的变化,彝家儿女都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沐浴在新时代的春风里,共同期待着美好的明天。罗垤村还有个村民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谁家办红白喜事,在办完的第二天,全村老老少少要帮办事的那家人免费干一天的活计,寓意帮助新婚新人打好新生活的基础;帮助失去亲人的人家重新振作,早日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走出来开始新生活。这些传统习俗历时上千年,对促进社会稳定、拉近邻里关系有较大的作用。罗垤村群众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社会矛盾少,民风淳朴,整个村都洋溢着和谐的春风。
      罗垤一路走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其实仅仅是洼垤乡民族团结进步的一个缩影,比较重要的经验是:
      坚持增强党建聚力,发挥“火车头”带动作用。一个党支部能否具有坚强的战斗力,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不仅要与群众同甘共苦,更要对群众进行人文关怀,切实增强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带动全村党员群众念党的好、感党的恩。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养和锻炼,促进干部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有效提升。要发挥好“战斗队”作用,将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齐心协力投身乡村振兴,形成“最大公约数”。
      坚持激发内生动力,铸造“战天斗地”精神。古有愚公移山,今有罗垤人战天斗地。通向幸福的路上,罗垤人没有等、靠、要,而是主动出击、敢于碰硬,他们用实际行动唤醒了主人翁意识、激发了内生动力,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奋斗传奇,拿出啃硬骨头的闯劲来奋斗,因为他们始终相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凝聚起人心,奋斗汇聚起力量,奋斗绘就起各族群众富裕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在各民族一家亲的大势下,罗垤人没有忘记来时大家携手相助、相亲相爱的邻里情、家国怀,始终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罗垤人鼓起勇气,拿出敢啃硬骨头的闯劲,用勤劳的双手播下明天的希望,伸出双脚踏向致富的平坦大道。
      (来源:元江县委统战部;作者:龙保山,系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网络宣传特邀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