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邮箱  信息检索:
  • 加强政党协商保障机制建设的荆门实践 ——基于民主党派视角的观察与思考

    来源:湖北民进 2016-06-16 14:17:00

        摘 要:荆门市细化加强政党协商的实践形式,进行了不少地方制度创新。在健全知情明政渠道等方面成效明显。但在保障、考评和奖惩机制建设上尚需进一步完善,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协商能力建设上尚需加大力度。

        关键词:政党协商 保障机制 荆门实践


        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具有政党性、政治性、高层性等特点,是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3号)明确了加强政党协商保障机制建设的要求,主要包括健全知情明政机制,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与民主党派的联系,完善协商反馈机制,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协商能力建设等。这些都体现了政党协商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中的价值和地位,是多党合作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最新成果。

        机制建设是保障政党协商常态长效的基础。近年来,荆门市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了加强政党协商的实践形式,探索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政党协商保障机制建设。本文试从民主党派的视角对这一实践的形式与内容、成效与不足,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一、荆门市加强政党协商保障机制建设的实施情况

        (一)中共荆门市委加强对政党协商工作的组织领导

        1、统一领导。中共荆门市委将政党协商纳入市委重要工作日程,近两年连续写入市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市委常委会先后4次专题研究政党协商工作,市委主要负责人先后作出5次重要批示。市委将政党协商纳入全市21个重点改革事项,成立了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何小平任组长、市“四大家”副秘书长和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任副组长、各民主党派市委会专职副主委任成员的协商民主制度创新专项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开展政党协商工作。

        2、统一规划。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结合荆门实际,编制了荆门市协商民主制度创新工作规划,明确了近期(2016年之前)、中期(2018年之前)、远期(2020年之前)三个时间节点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拟定了中共荆门市委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规程、民主党派人士列席市委常委会议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实施意见等三份文件。

        3、统一部署。成立了专家咨询团队,特聘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导宋俭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法学系主任、博导梁木生教授为咨询专家,每次专项领导小组会议都邀请他们参加,从学术角度对相关文件和工作部署提出意见和建议,两位专家也同时入选了荆门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家库,在市直21个专项领导小组中绝无仅有。市协商民主制度创新专项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先后召开3次会议,研究审议有关文件,研究部署政党协商有关工作。

        (二)健全知情明政保障机制

        1、创新协商制度,建立保障机制

        一是在全省各市州率先试行民主党派人士列席中共市委常委会议制度。明确规定中共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全市经济发展和教育、科技、文化、人口卫生、社会保障、环境资源、城市建设等社会民生方面的议题时,根据各民主党派界别特点邀请相关民主党派人士列席,每个民主党派人士每年列席会议不少于一次。截至2015年10月,已有65人次列席市委常委会议,提出并被采纳意见建议107条。民主党派人士列席中共市委常委会议的制度创新经验得到中央统战部肯定,《人民政协报》、《团结报》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二是实行党外人士双月座谈会制度。中共荆门市委将与党外人士双月座谈会制度纳入市委十项重要工作制度之一。结合每年中心工作拟定年度双月座谈会计划,对6次会议的主题、时间及地点、主持人、参加领导、参会人员、列席人员予以明确。2015年,围绕全市“十三五”规划编制、法治荆门建设、半年经济形势通报、十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实和党风廉政建设等主题,市委书记、市长、市委副书记等分别主持会议,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真诚听取、吸纳党外人士意见建议。

        三是实行党外人士建言献策专报制度。市委统战部联合市委信息室共同编辑《党外人士建言献策专报》,不定期出刊,专报市委书记、市长、市委秘书长和分管市委常委。近两年,先后出刊25期,大多数意见建议得到市委领导批示采纳。如民进市委会提出的《关于突破性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建议》得到得到市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将通航产业列为全国支柱产业,全国首个集通航运营、飞行培训、观光旅游、影视文化、养生度假等为一体的爱飞客镇项目落户荆门,成功举办全国首届爱飞客飞行大会。九三学社市委会提出的《关于启动荆门汉江以西水系连通及城市备用水源工程建设的建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实地调研,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该工程已于今年10月份开工建设。

        四是实施政协界别协商制度。出台《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就界别协商的总体要求、组织领导、协商形式、协商内容、协商程序、服务保障等方面进行明确,用制度的刚性来推进界别协商,实现协商从随机到常规、从政策性到制度性、从“可以协商”到“应当协商”的跨越。近两年,围绕文化荆门、生态荆门和实力荆门等主题,各民主党派界别认真调研与建言,与市相关部门良性互动,取得了不少实质性成果。

        2、规范协商程序,形成程序链条

        中共荆门市委在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规程中,规定会议协商、约谈协商、书面协商等政党协商形式,进一步细化各种形式政党协商的实施步骤和工作流程,使政党协商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形成明确清晰的“程序链条”: 提出议题→接受议题→发送材料→调查研究→进行协商→达成共识→形成决策→执行决策→反馈信息→再次协商→修正决策→落实决策→通报结果。由市委根据年度工作重点,研究提出年度协商计划。对需要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协商通报的事项,统战部及时向市委提出建议。通报协商的议题提前通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并提供相关资料。各民主党派对年度协商议题开展调查研究,集体研究后提出意见和建议。党委政府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重要意见和建议要认真研究,及时反馈采纳落实情况。

        3、发挥平台作用,拓宽参与渠道

        一是发挥统战部门保障民主党派知情权的组织、协调作用。荆门市委统战部根据年度协商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各民主党派开展调研,形成有价值的建言成果,并在各党派内充分讨论,使之成为党派集体智慧。如,今年年初,根据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意见,全市统一战线启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专题大调研,市委统战部与5个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工商联组成6个调研组,深入各县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开展调研,形成了有分量的建言成果,为《中共荆门市委、荆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意见》的出台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是发挥人民政协保障民主党派知情权的平台作用。荆门市政协在各种协商活动及视察、考察、提案、专题调研、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等工作中,尽可能邀请民主党派的政协委员参加。近两年,通过参与荆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十三五规划”编制等课题调研活动及相关界别协商活动,民主党派参政骨干整体增进了对市情的了解和把握。

        三是建立政府部门对口支持民主党派获取信息的机制。中共荆门市市委办公室根据各民主党派成员构成和履职特点,分别确定相应的政府部门与其对口联系,帮助各民主党派及时了解有关情况。每个政府工作部门明确1名统战工作联络员,及时向各民主党派市委会通报有关情况,各民主党派也可根据需要直接向联络员索取相关资料。如,市发改委在今年党外人士双月座谈会召开1个月之前将《荆门市“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送达各民主党派,为座谈协商提供了充足的准备时间。如,市统计局将《荆门统计月报》及时送达各民主党派市委会,为各党派建言献策提供了数据支撑。

        4、加强协商反馈督办。

        按照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简便易行、民主集中的要求,着力在填补“制度空白”和增强“规定刚性”上下功夫,规范协商反馈程序、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做到协商反馈形式规范化、内容具体化、工作制度化。无论会议协商或书面协商,凡是民主党派所提意见建议,均由市委督查室、市政府政务督查室汇总下发督查通知,明确工作任务、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同时,通过书面、会议等形式,及时向民主党派反馈办理采纳情况。对民主党派集体和委员个人提案,市政协健全联系沟通、办理询问、研讨交流机制,把沟通协商作为提案办理的必经环节;健全跟踪督查和成果反馈机制,做好成果转化的协商;建立台账制度,把提案办理纳入政府年度督查计划;完善提案办理考核评价机制,将提案办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确保提案协商的成效。

        (三)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协商能力建设

        1、加强民主党派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大党外代表人士培训教育力度。近两年,中共荆门市委统战部结合深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在积极选派党外人士参加中央、省部培训活动的同时,先后在市社会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举办4期党外人士培训班,培训500多人次。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省社会主义学院领导和知名专家教授,先后受邀为培训班学员作专题辅导。通过大培训,增进了党外代表人士的“三个自信”与“三个认同”。

        二是加大党外代表人士实职干部的任用力度。创造条件,逐步将政治成熟、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民主党派人士安排到重要岗位进行锻炼。通过积极有为的履职实践,吸引更多符合各民主党派界别特色的高层次人才加入。截至2015年8月,全市现有副县级以上民主党派干部46名,其中市政府工作部门正职3名,副职6名。

        三是中共市委与党外代表人士。 中共荆门市委14名市委常委、中共党员副市长与23名民主党派人士结成对子,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交心谈心、委托一个课题调研、进行一次集体慰问、出席一次有关活动、解决一个工作难题,深交朋友、交真朋友。多形式的培养锻炼,进一步提升了民主党派人士的政治协商能力。

        2、搭建民主党派成员广泛参与的履职平台。

        荆门市委统战部、市政协采取上下联系、左右协作的方式,吸纳民主党派成员参与课题研究,协助民主党派优化调研选题、整合人才资源,开展专题调研、联合调研、委托调研,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议政建言的水平。以今年前9个月为例,荆门市委统战部围绕四次党外人士“双月”座谈会主题,组织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了30余个课题的调研,160余人次参加了调研活动。荆门市政协根据四次常委会和三次界别协商专题,积极吸纳民主党派政协委员和参政骨干参加调研,形成有份量的调研报告50余份。

        3、支持民主党派建设参政党特色智库。

        统战部门主动邀请中共党委、政府部门为民主党派的调研、建言提供咨询和帮助。鼓励民主党派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开展合作,建立参政党特色智库。借助民主党派以外人员的智慧和力量进行研究,提出意见建议。例如,民进荆门市委会依托荆楚理工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立荆门民进农村问题研究所,与荆门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局联合成立文化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等,拓深了研究领域。

        二、荆门市政党协商实践经验、问题与原因

        (一)荆门市政党协商工作的实践经验

        1、中共党委重视是前提。荆门市政党协商工作起步早、开局好,与中共荆门市委的重视和支持密不可分。近3年,各民主党派工作经费逐年增加,市委统战部新增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和无党派人士工作2个专项预算项目经费,党外干部任用力度明显增强,党外人士政治协商的热情不断被激发。这些为各党派参加中共荆门市委领导的政治协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合力共为是基础。政党协商涉及面广,不能只靠统战部门单打独斗。为此,荆门市在组建专项领导小组时,将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和各民主党派市委会有关负责人都纳入其中。平时工作中,注重加强沟通联系,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协同作战,倾力共为。

        3、创新落实是动力。政党协商工作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中央的态度很谨慎,作为地市一级,只有勇于担当,敢闯敢试,才能创造鲜活的经验,发现困难和问题,为中央的顶层设计提供依据和建议。否则,这项工作必然会按部就班甚至止步不前。必须坚决摒弃等靠要的思想,结合荆门实际,大胆思考,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努力形成了一些成果。

        (二)荆门市政党协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存在的问题。

        1、协商频率逐步增加,但协商形式比较单一。随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不断推进,各地党委和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的协商意识普遍增强,各地开展政党协商的频次也逐年增加。近年来,在中共荆门市委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推动下,党外人士双月座谈会由过去的临时安排转变为现在的制度化安排,由过去的每年2-3次增加到现在的每年6次。但与此同时,地市一级开展政党协商的形式还比较单一,会议协商仍然是主要形式,约谈协商、书面协商相对不足。

        2、协商内容更加广泛,但协商成果的落实仍显不够。荆门市从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决策,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从半年经济形势到党风廉政建设,政党协商的议题不断丰富,政党协商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协商意见建议大多被市委采纳,市委督查室、市政府政务督查室联合发文将任务分解到责任市领导、责任部门,明确完成时限,定期督查通报落实情况,效果十分明显。但与此同时,少数部门对党外人士的意见建议存在“重回复、轻落实”的现象,导致一些意见建议虽然得到了回复,但实际工作却进展有限。

        3、协商热情不断高涨,但协商能力有待提升。近年来,中共荆门市委对政党协商工作高度重视,与党外人士双月座谈会逐步增加到目前的每年6次,市委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在多个场合对民主党派建言献策的质量提出了很高的期望和要求。对此,民主党派的同志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中共市委高度重视政党协商,党派发挥作用的空间更大了,忧的是党派的协商能力与政党协商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面临不少压力和挑战。

        存在问题的原因

        1、保障机制不健全。俞正声主席讲:“有些地方的民主党只有1个人、1间办公室、1万块钱工作经费,怎么开展政党协商?”我省各地市民主党派的情况虽然没有像俞主席说的那么严重,但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工作保障不到位的问题。

        2、考评机制缺刚性。目前,虽然我省将政党协商开展情况纳入到了市州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内容,但与中央、省委的要求相比,与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相比,分值过低,制约了工作的开展。

        3、奖惩机制有空缺。当前,一些党务部门牵头开展的工作之所以搞得有声有色,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建立了一套成熟完备的奖惩机制,如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综治工作,做好了,有表彰、有奖励,没做好,有通报、有问责。而政党协商工作目前在这方面还是空白。

        三、强化政党协商保障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一)健全协商保障机制。

        1、进一步配强统战部的工作力量。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统战工作条例都明确统战部负有协助党委做好政党协商组织和落实的重要职责,中共荆门市委也将协商民主制度创新专项改革任务交由市委统战部牵头负责。但由于统战部职能偏软、手段偏弱、人手偏少,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牵头协调、督办检查的难度很大,制约了政党协商的开展。建议进一步强化统战部工作保障(机构、人员、经费),增强开展政党协商的工作力量。

        2、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市委会机关建设。目前,各民主党派市委会机关都只有2名专职工作人员(专职副主委和秘书长),没有设置内设机构,工作力量十分薄弱,难以满足高质量、多频次政党协商的要求。建议充实地级市民主党派市委会机关的力量,设置必要的内设机构,配备不少于4名专职工作人员。

        (二)加强协商双方的协商能力建设。

        1、提高中共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协商能力。尽快出台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着力填补“制度空白”和增强“规定刚性”;将政党协商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校)、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程;进一步加强政党协商方面的理论研究,培养更多理论研究人才;将市县两级统战干部纳入中央统战部及中央社院培训对象。努力推动中共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掌握政党协商理论,把握政党协商工作规律,熟悉政党协商工作方法,努力成为政党协商的积极组织者、有力促进者、自觉实践者。

        2、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协商能力建设。要加强党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力度,着力培养一批立场坚定、视野开阔的高素质、复合型党外干部;支持民主党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理论培训+实践锻炼”的方式,促使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健全政府工作部门与民主党派联系机制,通过座谈或书面等形式,解读政策、回应问题,为民主党派提供知情明政的平台;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协助民主党派进一步优化选题,提高重点调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大督办问责力度。党政主要领导协商意识越强,对协商工作越重视,协商的效果就越好,反之就会存在随意性、表面化和形式化的问题。

        1、增加政党协商在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中的分值比重,尽量做到与同级党委部门工作分值相当。

        2、经常性开展对各级党委开展政党协商情况的专项督查,并将督查情况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3、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对有政策不落实或有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组织上要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切实增强各级党委开展政党协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作者:李铁鹰,荆门市政协常委、民进荆门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田 林,荆门市政协委员、民进荆门市委会专职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