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邮箱  信息检索:
  • 曲靖富源:加强民族团结 构建和谐水乡

    来源:富源县委统战部 2018-10-11 14:43:00

      富源县古敢乡,是云南省唯一的水族乡,始终把民族团结工作贯穿于所有工作之中,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切入点,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全乡8个兄弟民族像石榴子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努力构建“美丽古敢·和谐水乡”,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
      古敢“小而特”
      全乡国土面积82.6平方公里,辖3个村委会38个自然村,境内有汉、水、彝、苗、白、回等8个民族,现有农户3920户,总人口16723人,其中水族5799人、占总人口的35%,是云南省唯一的水族乡。乡域行政区划图形同一枚古老的甲骨文片,三面与贵州接壤,地理位置特殊,水族文化独特。
      古敢“美誉多”
      古敢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且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生态植被好,森林覆盖率达52.3%。旅游资源丰富,喀斯特地貌特征显著,有千年古树、奇峰异石、冷泉热塘,是一块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风水宝地,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小镇。国家环保部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称号,中央文明委授予洒交凼村“全国文明村”称号,补掌村获“寻梦·2015年中国最美村镇最佳农家乐奖”。
      古敢“乡穷民不穷”
      古敢地处边远贫困山区,距富源县城130公里,是全县最远的乡镇,也是富源县唯一一个没有煤矿、没有规模以上企业的乡镇,缺乏税源支撑,乡财政困难较大,2017年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581万元。古敢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有耕地33000亩,面积广且肥力足,土地亩产值较高。近几年,高原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已建成铁皮石斛、百香果、姬松茸、红托竹笋等种植基地5个,生姜、芦谷、油菜籽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年均2万亩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群众收入明显提高,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223元,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即将进入奔小康的冲刺阶段。古敢旅游环线区位优势明显。省道205线和即将建设的兴富高速穿境而过,境内有南昆铁路在富源县唯一的一个火车站——大田边火车站。距南昆铁路国家二级编组站——威舍火车站13公里,距汕昆高速兴义西站20公里,距兴义飞机场25公里。距贵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万峰林4A级景区30公里,距十八连山国家级森林公园60公里,距罗平县(旅游县)80公里。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
      为确保古敢水族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顺利实施,富源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直(属)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民族宗教侨务事务局。并制定了实施意见,对相关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细化。古敢水族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示范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乡经济发展办,同时设项目规划、项目实施、资金筹措管理、宣传发动组4个工作组,并将工作目标细化分解到各实施组,确保项目工作各个环节有人管、有人抓,形成了有效的工作联动机制。
      (二)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突出全省唯一的水族乡这一优势,坚持把示范乡建设与长远发展、扶贫开发、保护民族文化、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古敢乡党委政府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村建所、农技中心等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成规划组,按照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原则,对整个项目的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规划。规划项目向村民期盼、党员干部积极性高的村寨倾斜,向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民生问题倾斜,向强化经济支撑的特色种养殖倾斜,规划突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大对示范性特色种养业扶持,有机联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具有较强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注重保护山体、河流、水塘原有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体现乡村的自然美,留得住乡愁。规划通过召开户代会、村民代表会、走访企业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围绕古敢民族文化生态旅游项目,对重点村、重点路段、特色产业、民族文化发展作了细致描述。2015年4月10日,规划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
      (三)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根据省、市、县下发有关示范区建设文件精神,古敢水族乡建立了项目申报制度,明确了规划人员、规划程序、项目选点以及申报程序。根据曲靖市民族宗教委员会《关于转发省民委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民族专项资金管理规定的通知》(曲民宗〔2014〕7号)和《关于转发省民委民族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曲民宗〔2014〕8号)文件精神,健全了项目实施、资金管理、绩效考核和检查验收等多项制度,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加强工程项目资金管理。项目资金采取专户储存、适时公示、群众监督、纪委督查等方式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落到实处,不但确保了项目资金运行安全有效运行,而且保证了有限的项目资金用在刀刃上。
      (四)广泛宣传,群众参与
      人民群众是示范乡项目建设的受益主体。乡党委政府充分尊重群众的发展意愿,以召开户代会、专访企业、大户等形式,让群众深入了解示范乡建设的重大意义。建设前、建设中、建设后均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投工投劳,共建共享和谐美丽家园。古敢水族乡党委政府多次派出工作组实地踏勘特色种养殖企业、大户产业发展现状,听取他们的产业发展思路,通过工作组成员与特色种养殖大户交心谈心,深入分析产业市场前景,引导特色种养殖大户把产业做实做大做强。进一步坚定了特色种养殖大户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构建了特色种养业百花齐放、多点示范的良好局面,有效带动农户变大户16户,增加种养业收入500余万元,农村经济增收支撑力量明显强化。
      (五)紧扣规划,精心实施
      项目规划通过评审申报成功后,古敢水族乡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建设规划,及时明确任务分工,积极开展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取得优异地工作成效。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36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200万元,市级补助200万元,项目整合、企业、大户投资7960万元。
      特色种植业扶持项目经济效益显著。完成石斛、提子、姬松茸、西瓜、中药材种植基地各1个,总面积1127亩。收获石斛花15公斤价值12万元,石斛杆茎3吨价值12万元,提子5000公斤价值8万元,姬松茸25吨价值32万元,西瓜3750吨1125万元,元胡、玄参23吨价值100万元。实现直接经济效益1289万元,带动农户增收500余万元。
      特色养殖业扶持助民脱贫。采取“寄母分儿、滚动发展、逐年壮大”的模式,发展壮大特色养殖规模,扶持富源县冠艺养殖场发展西门塔尔肉牛养殖60头;扶持富源县林山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有限责任公司壮大养殖规模,能繁母猪达400头,饲养总量1600头;扶持富源县特兴黑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配套设施建设860平方米,发展本地山羊基础母羊达160只。带动能繁母牛养殖大户4户60头,返还西门塔尔肉牛10头,无偿发放给10户贫困户喂养;返还仔猪50头,无偿分发给25户贫困户喂养;返还小羊30只,无偿交由15户贫困户喂养。帮助50户贫困户早日脱贫,直接产生经济效益200余万元。民生工程得民心。采取“政府引导、项目支持、群众参与”的模式,在坝塘、都章、热水老寨等7个自然村新建人饮安全工程7件;鱼龙公路提升改造完成公路用地带征100亩,路基土石方开挖5.6公里2万余方,土石方回填2000余方,支砌路沿墙500余方;硬化水毁进村道路20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46盏。有效解决了坝塘等7个自然村2263名群众吃水难问题,解决了补掌村委会近5000人行路难问题。围绕传统文化传承保护重点,通过项目支持为主,传承人投资为辅的方式,新建水族吞口雕刻技艺传习所加工房、展室各30平方米,完善了制作工具及相关材料,培训学员3名,收藏水族传统民俗物品45件,开发吞口工艺品3种;完成展室装饰装修60平方米,编印水族文化进校园读本6000册、水族山歌集6000册(比规划超出5000册),制作一批水语歌曲光碟未完成。丰富了水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载体。有力推进民族文化生态旅游项目建设。采取“统一规划、项目帮扶、企业投资、分步实施、广泛受益”的模式,推进古敢水族乡民族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建设,主要完成民族特色四合院5栋古建筑主体,建成景观长廊30米、观景亭台楼阁5个,支砌挡墙5万余方,流转土地360亩,种植草莓5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