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邮箱  信息检索:
  • 德宏梁河:和谐“五聚五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遮岛镇和谐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纪实

    来源:梁河县委统战部 2022-10-14 17:43:00

      遮岛镇和谐社区成立于2021年1月,是典型城郊结合社区,辖区面积0.25平方公里。设4个居民点,10个居民小组,有居民1028户3451人,其中:少数民族874人,占社区总人口的25.3%,主要由汉族、傣族、景颇族、傈僳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白族构成。近年来,和谐社区党总支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五聚五促”措施,积极引导辖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聚焦党建引领  促同心同向
      建支部,凝聚发展“同心圆”。积极组建聚缘村党支部、傈花卡党支部,并从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致富带富能力强的搬迁党员中配齐支部班子,让大家真正聚成一个“圆”,确保各族群众大事小情“有人管、有人办”。
      建社区,织密服务“一张网”。鼓励党员、居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踊跃参与“家门口”的政治生活,先后选举产生社区“两委”班子。同时,探索“一委一网六员”,即社区“大党委”,疫情防控网格,县级派驻社区工作队、镇级包组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网格员组成微单元管理构架,凝聚多元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积极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把党的声音传播到各民族心中。
      建阵地,架起群众“连心桥”。易地搬迁项目实施后,社区党总支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强化老人之家、妇女之家、青年之家、儿童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退役军人服务站、公共法律服务站、微型消防站、人大代表联络室、矛盾纠纷调解室为一体的阵地建设,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为各族群众理论学习、政策宣传、议事决策提供了“大舞台”。
      聚焦精准服务  促全面融入
      坚持“以各族群众需求为导向、与相关职能部门互联互通”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水平。
      支部围绕群众转,通过建立微信群、召开群众会、接待来访、入户走访等方式,听取和收集群众意见,汇总群众集中反映的热点、难点,并及时上报社区党总支研究解决,让党支部成为了群众坚强依靠。
      部门围绕支部转,9家“大党委”驻区单位部门通过线上线下收集“诉求清单”,并将党支部反馈的信息当作工作开展的“指南针”,主动“认领清单”,研究解决方案,调集各方力量资源,竭尽全力服务各族群众。组织开展爱心义剪、义诊、慰问、“爱心到家”等活动,用贴心服务换来各族群众的真心认可。
      资源围绕民需转,尽全力保障各族群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幼有所育、学有所教。配合上级相关部门配套完善道路、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便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同时,针对大多数民族家庭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的实际,开办了“四点半学堂”,建立足球、篮球、乒乓球、啦啦操等10余个社团,组织学校老师下班后免费为学生提供学业辅导和兴趣特长培训,让各族学生能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最公平、最优质的教育。
      聚焦致富路径  促稳定增收
      社区党总支紧紧围绕有劳动力家庭“一户至少一人”就业目标,打好“123”组合拳,有力促进各族群众持续稳定“能致富”。
      “一条主线”抓就业,社区党总支紧扣产业就业融合发展一条工作主线,探索“社区党总支+扶贫车间+居民”就业模式,注重加强与辖区千达科技有限公司、泰达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联建,积极动员居民到企业务工,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有事做,在小区内就能把钱赚。
      “两手强化”稳就业。一手强化技能培训,一手强化就业服务,统筹做好各族群众就业。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西点制作、电焊、中草药种植、家政服务等培训,实现“应培尽培”目标。抢抓“东西部协作”政策机遇,建立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站,利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常态化“送岗位、送政策、送补贴”,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770人。
      “三个探索”促就业。在资源盘活上探索。通过公开公平竞标方式经营3家超市、农家乐2家,既方便了居民日常所需,又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在创业发展上探索。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发展产业、承揽工程等创业致富,帮助解决就业岗位20余个。在岗位设置上探索。“因需设岗、以岗定员”以公益性岗位为大龄、轻度残疾、技能低下及特殊原因等难就业群体解决岗位,切实保障就业困难人群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就业。
      聚焦文化弘扬  促交流交融
      以春节、阔时节、目瑙纵歌节、阿露窝罗节、泼水节、端午节等重要节庆及十月民族团结月为契机,开展“感党恩,颂祖国”“手拉手,心连心,中华民族一家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组织大家一起写对联、包粽子,学跳三弦舞、蹬窝罗、嘎央,各族群众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邀请非遗传承人到社区开展民族知识大家学、民族乐曲大家唱、民族歌舞大家跳等活动,加强民族文化互动交流,传承发扬民族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以前在山上大家都有些许陋习,但搬下来以后,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互敬互爱,各族群众的生活习惯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每天晚饭后,都有居民到居委会旁跳跳广场舞、学学民族健身操,锻炼身体,增进邻里感情。
      聚焦教育引导  促基层治理
      积极推行“三治合一”(法治、德治、自治)的乡村治理体系,维护社会稳定,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以“法治”强保障。坚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法治建设为基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化解矛盾纠纷,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各族群众的团结和谐。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以“德治”强引领。社区党总支以德治建设为引领,把以规立德作为净化社会风气的治本之策。发动各族群众积极参与“文明楼栋”“最美家庭”“最美基层党员”“最美好媳妇”“最美致富能手”等文明创建与评议活动,使各族群众自觉成为新风尚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形成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人人参与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成为广大党员群众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以“自治”强活力。社区党总支不断完善居民自治,完善民主议事决策制度,通过“四议两公开”,推进居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促进各族群众自治“当家作主”。结合社区实际,制定了《居民公约》《村庄清扫保洁制度》等制度,引导各族群众充分自治,有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下步,和谐社区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搭建多样化交往交流交融平台,维护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共识,构建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和谐新社区,为推动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打造基层治理示范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