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邮箱  信息检索:
  • 云南曲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村(社区)】打好“五牌”兴乡村 长坡情长谊更长

    来源:曲靖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12-06 11:19:00

      打好“五牌”兴乡村 长坡情长谊更长
      ——麒麟区三宝街道长坡村民委员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主要做法
      一、背景介绍
      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长坡村委会地处陆良、马龙、麒麟三县(区)交界,是一个彝族村委会,曾是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的高寒山区贫困村,居住着汉、彝、土家、水、傣、苗6个民族,总人口629户2405人,其中彝族255户1019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2.8%。
      近年来,长坡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着力打好“五张牌”,着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2021年长坡村被命名为曲靖市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实现了从贫困村到民族团结、脱贫致富示范村的美丽蜕变,彝村旧貌换新颜。
      二、主要做法
      (一)打好“党建牌”,组织强起来。一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建工作重点,纳入各级村组干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和述职内容,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二是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通过“党建带动、党员先动、群众互动”,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上,把党员先锋作用发挥在产业中,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产业发展,在产业特色鲜明、党员示范作用明显的“彝爨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党支部,促进党建工作、产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有机结合、同频共振。三是建强党组织战斗堡垒。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少数民族村组干部11人,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在发展民族经济、和谐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团结工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确保党的民族政策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民族工作在基层抓得更实。
      (二)打好“发展牌”,钱袋鼓起来。一是产业助民富。探索“产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原爨鸡、烤烟、山地蔬菜、中草药、辣椒等特色种养殖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培育农产品基地,推行“党总支+公司+企业基地+农户”“扶贫开发公司+扶贫基地+农户”等模式,带动201户建档立卡脱贫户户均稳定增收6000元以上,实现产业全覆盖、利益全联结、收入全支撑。融合民族文化、民俗风情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特色产业,打造彝人谷、南湖山等休闲度假旅游景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余万元。二是就业促增收。紧扣“实现精准对接、促进稳定就业”目标,以稳就业、增就业、促创业为重要抓手,通过强化培训、引进企业、自主创业、劳务输出等多种举措促进就业,抓实技能培训、劳务订单、组织化输出三项重点工作,拓宽了就业渠道,实现了稳步转移就业,稳定了就业收入,有力保障了各族群众共同迈向现代化。
      (三)打好“生态牌”,产业活起来。一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围绕生态搞旅游、围绕生态搞产业”的工作思路,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加速旅游业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形成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文化旅游、科普旅游、美食旅游相结合,综合性、复合型农旅文相融合的彝村特色产业链,打造长坡新型立体经济模式,实现增收门路多样化。二是发展生态旅游。紧紧围绕“生态家园·美丽彝乡”目标,成立长坡农旅文综合服务公司,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引进民营企业投资2000余万元推进南湖山度假区、彝人谷、斗牛场和小海子生态湿地公园等旅游景区建设,开展周末节假日体验式休闲垂钓、森林徒步、骑马、滑草、露营和野外拓展等活动项目,实现公司、企业、农户、村集体共赢发展。三是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发展早洋芋、魔芋、白花、青花、三七、当归等种植业,成立彝爨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长鸿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300亩高原爨鸡养殖示范基地,打造“彝爨”品牌系列特色产品,因地制宜开办农家乐、旅游餐饮店等,提供高原爨鸡、彝家羊肉、土猪土鸡、高原蔬菜、山间野菜等农家美食,有效拓宽了产业发展渠道,实现了强村富民。
      (四)打好“民生牌”,村庄美起来。一是全面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始终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基础设施配套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了一大批制约民族地区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和民生保障“短板”。投资8000余万元实现行政村通柏油路,8个村小组公路硬化率100%,实现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宽带网络,实施烟田水窖、水池、抽水站、管道和生产生活坝塘改造等项目,补齐人畜饮水、农田水利短板。二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大长坡、小长坡、滥泥箐、蒿子冲、小海子、团山等6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项目,实现村级活动室、民族文化广场等活动场所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100%。三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危房改造136户,安装路灯279盏,实现村庄绿化3万余平方米,推进村庄美化亮化硬化工程,实现“三堆变三园”,获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森林乡村”“美丽乡村”等称号。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显著增强,坚定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决心。
      (五)打好“和谐牌”,乡风新起来。一是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营造各民族和谐共居、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坚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从青少年抓起,依托长坡小学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实践活动,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让爱国主义种子、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二是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立长坡“圆梦艺术团”,创作了《爨鸡乐》《撸起袖子加油干》《我家长坡》《长坡长,情深意更长》等多个特色作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投资200余万元建成民族团结文化广场、斗牛场,举办斗牛、摔跤、火把狂欢、山歌比赛、徒步行、炫彩跑等系列活动,各民族共同欢度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和彝族火把节等民族节日,本地和全国各地游客流连忘返,实现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在其乐融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强化典型示范引领。开展“最美家庭”“民族团结示范户”等模范家庭评比,加强“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优秀人物事迹宣传,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开展彝族刺绣、民族歌舞等民族传统技艺比赛,各民族在文化共享、相互欣赏、交流互鉴中增进了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三、经验启示
      (一)党的坚强领导是根本保证。坚决扛牢压实党组织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共同走向现代化的思想基础。
      (二)推进乡村振兴是有效途径。坚持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双融合双促进,让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心贴得更近、人聚得更拢,“一家人”都过上好日子。
      (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关键所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各族群众创建主体作用和集体智慧,群策群力抓创建,凝心聚力促发展,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发展成果,共创美好未来。